第41章 第 41 章(2 / 4)

都下饭。

三月里天气回暖,生菜和荠菜那些容易成熟的青菜也该有了,青菜配烤肉,再让孙阿达做点白吉馍,做水晶肉夹馍,足够留住食客。

等四月里春暖花开,春秋适合养生,到时候上火锅,配菜齐全,各类汤料都能配齐,后世就连烧烤都夺不走火锅的热度。

至于烧烤呢,可能是后世的思维影响,她总觉得该是天热了的时候,配上沁凉的冷饮子和各种渴水才够过瘾。

所以开铺子头一个季度,烧烤就跟乔瑞臣沐休似的,一旬做一次,用来吸引南来北往新进镇子的行商们。

至于饮品嘛,这个季节就该喝暖暖的奶茶。

茶可以用孙家的春季凉茶方子来搭配,下火又暖胃,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东西,除了烧烤不会,苗婉都会,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她爱吃啊!!

是爱到想想就下意识要吸溜着口水犯馋的程度。

苗婉心想,试菜不给她吃,跟给老烟枪发烟不给火,有啥区别?

太残忍!

于是,在孙老火按照她默出来的方子准备水晶肉的时候,苗婉一大早只喝了晚糙米粥,中午就吃了两小碗疙瘩汤,特地等着水晶肉出锅。

谁知,下午水晶肉刚盖上瓦罐开始炖干,那浓郁的酱汁香味儿刚漫出来,没不让她吃呢,苗婉就想哭了。

“我好饿!好饿呀!”她捧着肚子特别委屈。

其实……她应该多吃点才对吧,不然试菜不是就吃多了吗?

看着无语的公公婆婆,苗婉委屈地换了哼唧,“呜呜……宝宝好饿,宝宝好饿啊!”

耿氏:“……”她就知道。

“先喝碗银耳汤,还有瑞臣带回来的油锅盔,你啃一小块,一会儿你那份水晶肉,娘就帮你吃了。”

耿氏顿了下,看着偷笑的乔盛文,大概想起了往事,也忍不住笑了,“娘背对着你吃。”

苗婉:“……”

当然,耿氏虽然不肯让苗婉多吃,也就是逗她玩儿,少吃点还是可以的。

试菜的过程中,耿氏有时要去人牙子那里帮着铺子挑人。

她不在家,乔盛文不好拦着儿媳妇,耿婶狠不下心,还是叫她偷吃了不少。

心满意足的苗世仁冲着孙老火频频竖大拇指,表示试菜非常顺利。

装修铺面的事儿也很顺利。

年前短短七八天的功夫,林家就靠熬刷牙膏子赚了好几贯钱,尝到甜头还不积极,等啥呢?

见天儿都有林家人往张家跑,没事儿也过来帮着干活儿。

得知张家要拾掇铺子,工钱提都没提,林家三兄弟就带着家伙事儿和儿子过来了。

让乔家看着,特别给张娘子长脸。

带林家人去铺子的时候,张娘子走路都要生风,张三壮一路偷笑好几次,被张娘子给踹了才消停。

张大壮与以前一样,忙活杀猪收猪的事儿。

张二壮有心思开养猪场,但刚过年猪崽子都还没下来,要到开了春才能盖养猪场,他只能按捺心思还在瓦市守摊子。

如乔盛文所言,西宁镇在先帝刚登基时,不过是个破落村子,后因固北军在此地驻扎,才形成了西宁镇。

商人们也乐意在固北军驻扎之地做买卖,起码不用太过担心匪寇,这才有了西宁镇的热闹。

过完初五,行商们收拾好马和骆驼,盘点好货物,渐渐都离了西宁镇。

镇上一下子就安静了不少,有了那么点边陲小镇的意思。

条街的酒楼和食肆里,跑堂的伙计和掌勺师傅们,好些都揣着手蹲门口闲磕牙。

偶尔太阳好的时候,还从怀里掏出把瓜子,就着沏得酽酽的茶悠哉些时日。

差不多要等龙抬头才会再忙起来,瓦市和条街大都如此——除了杀猪匠麻辣串家的摊子。

“来一百串麻辣串,一百串关东煮,都给我撸了串放罐子里,多浇点汤,带路上煮了,还能泡个馍吃!”

“说好的金元宝和福字面片各两百斤送来了吗?主家让咱装车,这是银子,张老板你点点。”

“来二十斤卤肉,二十斤下水,还有一整个鸿运当头,明天能做好不?啥?条街酒楼那个俺不吃,有臭味儿,拿大油炒了腻乎的慌。”

……

好些露天的摊子都没急着来瓦市,大都是有檐顶的商贩才在初五后开张。

大家就这么揣着手,瞧着张家的帐篷人来人往,跟年前一样热闹,瞧得心窝子酸溜溜的。

有些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说的就是站在坊口不远处晒太阳的于冒财。

太阳也晒不散他脸上的阴沉,旁人跟他打招呼,他只皮笑肉不笑的扯扯唇角就算。

“哟,于老板这是酒楼生意好,瞧不上咱这些老街坊了?”有人受不了于冒财这德行,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三国骁雄韩遂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万历新明 抗清 隋唐小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