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069买鱼(1 / 2)

第70章 069买鱼

新街口在城墙豁开前只是一条内城的土路,豁开后才有了新街口外大街,联通新街口南、北大街,成了南北通衢大道。

唐植桐从新街口外大街经豁口进内城后东行,经西水关后再沿丁字街往西南骑行,到达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的东面是鬼怪横行的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北面是北锣鼓巷。

北锣鼓巷有家非常著名的医院,叫安定医院,不知为何没把那些妖魔鬼怪给收了,奇怪奇怪。

烟袋斜街紧挨着什刹海前海和后海,由于什刹海不要门票,所以很多人喜欢在这钓鱼。

烟袋斜街北面一百来米就是钟楼、鼓楼,交通方便,人流量大,不少钓鱼佬钓上鱼后就地处理变卖。

唐植桐选择在这里买鱼,一来是今天顺路,二来是这里的鱼干净一些。

什刹海、西海的水经御水桥向西流向那个院子,所以这边工厂污水、生活废水都是经下水道向东排出城外,水质自然要比护城河、通惠河干净很多,鱼肉质地也要好上许多。

唐植桐把车寄存在烟袋斜街路口,又跟人打听着,步行折返,找卖鱼的钓鱼佬。

钓鱼佬,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为了钓鱼可以付出一切。

贺强,家喻户晓吧?粑耳朵哦,为了钓鱼,出门时嘴叼香烟,睥睨媳妇的那个眼神就很深刻的反映出牺牲一切的决心。

钓鱼,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种爱好,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生计,两者都不分春夏秋冬。

春夏秋三季甩杆,冬天冰钓。所谓冰钓就是在冰面上凿几个孔,然后下钩。

由于地域因素,所有的冰钓者跟前的鱼,大体一致,大点的鱼只有三种,鲤鱼、草鱼、鲫鱼,小的都是杂鱼。

鱼都是野生,现在有人工饲养,但比例并不大,而且哪怕是人工饲养,鱼苗也是野生捕获的。大概在去年吧,研究大佬才实现人工情况下的鳙鱼、鲢鱼的繁殖,推广尚需时日。

野生环境下生长的河鱼,腥味是比较重的,所以河鱼价格远低于海鱼。

也正是因为腥味重,技工学校的王老师才那么看重唐植桐的创新菜,因为酸菜鱼的做法能有效地去除河鱼的腥味。

可能前阵子群众给市府写信反馈粮食定量、蔬菜供应不足引起了上面重视,最近市面上增加了海鱼的供给。

上好的黄花鱼0.4元/斤。极品带鱼0.38元/斤;最便宜的带鱼跟腰带差不多宽,只要0.15元/斤;中不溜的带鱼俗称“板儿带”,0.25元/斤。咸鱼0.5元/斤。

不要票、不凭证,敞开销售。唐植桐买了两条咸鱼,这玩意下饭一绝。

四九城日报也实时跟进,连篇报道海鱼的各种做法,生怕群众不知道如何食用。

其实报纸的做法非常有必要,内陆能吃上海鱼,也就这几年的事,之前哪个群众能吃到海鱼?

唐植桐之前曾听朱大爷说,前几年有街坊冬天买了海鱼,由于不知道吃法,带回家后炖萝卜吃……

由于集市取消的缘故,这边的冰钓者也不敢正大光明的卖。

没有称,一条一价,凭重量估算。

多递了两颗烟,低声聊上几句,唐植桐也大概知道了河鱼的价格,鲤鱼大概一毛五一斤,草鱼、鲫鱼大概一毛九一斤,小杂鱼八分钱一斤。

临近黑天,关注这边的人也不多,挑鲜活的草鱼要了四条,每条一斤半的样子,又要了四条鲫瓜子,每条不到半斤的样子。

唐植桐谨慎,这些分别从三个冰钓者手里买的,走出点距离扔进了空间。

唐植桐骑上自行车,回家路上还在美滋滋的想,有个空间就是好用,啥都能放,能放水、能放鱼,保鲜功能无敌……

哎哎哎,能往里收水,也能往里收鱼,庄稼、粮食不能偷,在江河里收点鱼不算偷吧?

得,现在转过弯来也不晚,不缺这一块五毛钱,等天暖和,下湖游个泳,顺带整点鱼备用。

冬天天黑得早,尽管唐植桐到家时天已黑透,但时间上也才六点多一点。

“桉子,等你做菜呢,两个小祖宗嫌我做的不好吃。”张桂芳见唐植桐回家,指着已切好的冬瓜,跟唐植桐吐槽。她本人吃够了重男轻女的苦,所以在对待儿女上尽量一碗水端平。

“正好,老话说‘冬鲫夏鲇’,今儿放学,从人家手里买了两条鲫鱼,咱炖冬瓜吃。”唐植桐瞅着案板上的冬瓜,这也是自己院子里种的,只要没磕碰,冬天放两个月问题不大。

“好,好,好!”唐凤珍、唐凤芝两姐妹已放寒假,今天已经听妈妈说自己哥哥考出了厨师职称,水平跟隔壁马三哥相当,那是相当自豪,对这顿晚饭非常期待,雀跃不已。

“瞧我这脑子,鲫鱼在自行车上挂着呢,给忘了。”唐植桐说完,拍拍脑袋,又走出正房,装作取鱼,却是从空间里取出两条鲫瓜子。

鲫瓜子是鲫鱼的别称,据说是因为鲫鱼生长缓慢,个头不大,却已长了好几个年头,所以不到半斤的鲫鱼虽然不大,但人家已经成年。既然已成年,就可以吃了……

鲫鱼是好东西,虽然个头不大、刺多,但人家功效好,有

最新小说: 遇柠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无限修改神豪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 出名真的很简单 我和你的重逢 半岛:从恋综开始翻盘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千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