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314章 313再赴清河

第314章 313再赴清河(1 / 4)

第314章 313再赴清河

推升团队凝聚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鸡血、灌心灵鸡汤、PUA,而是直接发福利!

没有人愿意干着996、007,却享着扣完房租房贷,仅够温饱的“福报”。

没有所谓的生活,只有活着,这种日子谁愿意过?

躺平已经是打工人最后的倔强。

著名的编乎有个博主,叫“键来”,回答了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抖Y上也有账号,名叫“游民李某”,大好青年,不知何种原因选择了睡帐篷。

有钱就睡一天,没钱就去送外卖,不偷不抢,一切按照规矩办事,明明生活很艰难,看本小说竟然看正版!

我说他生活难,他笑我看不穿……

唐植桐很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年代,有这么一份把人当人看的工作。

星期二,押运科的同事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唐植桐一上班就找到方圆,递了颗烟,开门见山的说道:“圆哥,那个胖娘们和瘦高個都送清河去了吧?”

“都押送过去了,怎么,你有想法?”方圆点上烟,问道。

“嗯,那我明天跟着邮车去趟清河吧。”唐植桐旧事重提,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两人。

“行,去吧。”方圆也想起这一茬,唐植桐上次提到过那边有个朋友,痛快的批了假。

不少厨子为了省事,用搜子擦土豆丝,然后泡一泡,大火猛炒,就是一盘炒土豆丝。

人好,饺子馅好,就是面粉不大给力。

唐植桐弄好南瓜,都盛到盆里备用,然后开始剁肉馅。

“妈,单位让我明天出趟短差,晚上回不来,得后天才能回来。”唐植桐负责擀皮,面剂子在擀面杖下旋转两圈,一个饺子皮就好了。

唐植桐下班回家后,张桂芳已经买好了肉,正在和面,就等儿子回家调好饺子馅,包饺子了。

有仇别当场去报,太明显,但事后能假以人手去做。

黑暗之中的仅在小范围内运行,所有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点破。

这世上是有两种运行规则的,一个在阳光之下,一个在黑暗之中,犹如白天和黑夜,相辅相成。

无论是方圆还是唐植桐,都有一个默契,得让那个胖娘们和瘦高个好好长长记性。

“怎么才说?我去给你收拾路上的吃食。”张桂芳立马拍拍手上的面粉,想着起身给儿子准备干粮。

老屠和副科已经快吃花生米了,这个就不用再踩一脚了,没意义。

历史多次告诉我们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当断不断,放人一条生路,结果被逆风翻盘的还少吗?

这阵子不光粮食定量减了,粮店供应的面粉也由原来的八五粉变成了九零粉。

等王静文下班回来,一切已经就绪,直接洗手上手包饺子。

唐植桐从昨天带回来的南瓜里挑出一个个头最小的,打皮去瓤,然后拿出一种名叫“搜子”的器具开始擦丝。

搜子是一种地方称呼,唐家这把有年头了,两边扶手是竹片材质,都被盘包浆了。

唐植桐虽然觉得搜子实用,但并不认为万物皆可搜,起码搜出来的土豆丝就不适合炒,横切面不够平整,少了灵魂。

物资紧缺,现下已经部分人的观念已经起了变化,能搞钱不算啥,能搞来粮食才是有能力……

“一会我给你点钱,路上注意安全。”王静文点点头,补充道。

阳光之下的是众所周知的行为准则。

对唐植桐能分到三十斤南瓜,无论是张桂芳还是王静文,都非常高兴。

包饺子嘛,没人希望煮成一锅粥,为此,张桂芳在和面的时候加了四个鸡蛋,属实是破天荒的行为。

所谓八五粉、九零粉中的数字均是指的一百斤小麦磨出来的面粉重量,九零粉中的小麦皮,也就是麸子多一些,黏力更差一点。

唐植桐今天做了一天班,处理了一下日常账务,剩下的时间看报、练字,主打一个安逸。

“廊坊。”唐植桐张口回道,上次去清河的时候也是用廊坊挡了一次,这次还是一样,谁让这俩地方在一条火车线路上呢。

“去哪?”虽然不能拦着丈夫出公差,但王静文还是想多了解一些。

“不用,前两天我不是给培训的学员上了两节课嘛,疗养院那边给了十五块钱课时费,尽够用了。”唐植桐一边擀皮,一边回道。

全家每个月10张肉票,总共两斤,张桂芳这次拿出了三张肉票,足足半斤多肉!

这种青南瓜是本地的老品种,嫩的时候有一股清香味,水分多,做饺子馅的话需要用盐杀一杀水,但等老了以后水分就少了,淀粉更多一些,而且面面的口感中带有甜味,所以唐奶奶很喜欢这个品种,种了很多年,立秋收起来存到冬天食用。

唐植桐不是圣母婊,很认同擅长“以德服人”的老孔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好嘞。我星期三跟着去,星期四再跟着邮车回。”唐植桐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那也行。”张桂芳闻言,没再坚持

最新小说: 出名真的很简单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无限修改神豪 我和你的重逢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遇柠 千尸镇 半岛:从恋综开始翻盘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