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家兄鳌拜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家兄鳌拜(1 / 2)

武昌。

湖广总督张长庚其实挺为难,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跟朝廷解释现在发生的事情。

怎么说呢?

就是太魔幻了。

以致于他憋了几天也没憋出个东西来,急得奉命来催促的金道台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

没办法,只好推门而入询问总督大人到底有没有写好给朝廷的折子。

“你叫老夫怎么写?”

张长庚没好气的看着一身道台官服的金冠三。

这家伙被俘后带着一众总督衙门属员、武昌府衙书办们帮着明军管治武昌城,使得明军对武昌全城的接管相当顺利。

“我的好制台哎,您老就照实写呗,王将军都催好几回了!”

金冠三有点急了。

“照实写?”

张长庚冷笑一声,“说明军占领武昌抓了我这个总督,然后却让我这个总督甭担心,他们其实是来投降本督的?”

“这”

金冠三犯难。

虽然事实如此,但听着也的确怪怪的。

急中生智给出建议:“要不制台就说明军占领武昌是逼朝廷跟他们和谈就跟梁山那帮贼寇一样,同官军拼命的原因是为了宋廷能够招安他们。”

这個说法看上去也很荒唐,起码具备逻辑性。

跟事实也差不了多少。

张长庚其实就是打算这么跟朝廷说,但他总觉得那个王五不是真心要和大清谈,目的其实是想替被困的明军解围,甚至有可能暗中在跟吴三桂接触。

因此在给湖广提督董学礼发去暂时与明军停战、调集兵力监视巴东四川绿营的公文后,又向陕西方面发去其正与明军和谈的通报,就一直磨蹭不肯给朝廷上书。

用意在于以此试探王五,免得自己被利用。

事实上,王五这边只要湖广、陕西两省清军停止对根据地的进攻就好,是不是同清廷和谈并不着急,因此也没有逼张长庚。

谁想张长庚一拖就是四五天,这让王五有点不耐烦,便指示“狗腿子”金冠三去催一催。

不管真假,起码他得先搞清楚清廷对和谈的态度。

其实就是鳌拜的态度。

另外也想看看四川绿营在收到吴三桂指示后是就此真的举起反旗,还是偃旗息鼓。

要是前者的话,那可供王五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要是后者的话,挺麻烦。

他自个没时间去催张长庚,因为正忙于扩军的事。

眼下武昌城中的明军就是他带过来的骑兵,总数1500人都不到,另外就是600多放下武器投降的绿营兵。

这么点兵力肯定是守不住武昌的,所以扩军迫在眉睫。

明军入城后陆续出城的武昌居民多达七万余人,各行各业都有。

如今城中剩下的居民约二十万左右。

不是这些居民不想出城,实是没地可去。

虽然知道城中居民基本都不看好明军,但王五还是让人在几座城门插了招兵旗,意让城中还有血性也有胆识的居民能够参加明军。

结果招兵大旗树了几天,应者寥寥,前后才招了不到500人。

还多是些地痞流氓,根本派不上用场。

一气之下,王五连这500人都没要,直接叫人撤了招兵点。

徐霖说不如直接从城中抓壮丁,三家出一个,怎么着也能拉出两三万人。

纵是再不堪用,站在城上吓唬人也是可以的。

真带着打几仗,最后也能有三两千堪用的吧。

当年老顺军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一支百战精兵么。

王五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拉壮丁”这一扩军办法,因为这样做会让明朝在百姓中最后一点人心丧失怠尽。

从此各地百姓畏明如虎也。

荆州那边倒有赵进忠、田文带领的三千人,他们也成功骗开了荆州城,若能将城中钱粮军械全部带出来武昌会师,可以一定程度缓减明军的“兵力荒”。

但荆州也是重镇,军事意义不比武昌低多少。

就这么轻易放弃回头再想拿下可就难了。

左右为难之时,钱道台献策说武昌有大牢,牢中囚犯众多,且不少是亡命徒,不如将这些亡命徒编入明军。

王五采纳了这个办法,但不是所有囚犯都要,而是让钱道台选一些抗捐抗税被抓的囚犯,其余如刑事犯人不管轻重都不要。

免得这些为非作歹的犯人把明军的军纪弄得乌烟瘴气。

最终从牢中选出了400余囚犯。

连同投降的绿营兵加起来也才一千出头。

而想守住武昌城起码得一万人。

兵力缺口依旧太大。

这个时候“狗腿子”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金冠三说有个叫公铉的人带着上万民夫在大治一带活动,这些民夫都是不堪忍受官府压迫起的事,且已经杀官造反没法回头。

前些日子张长庚就在部署兵马围剿这支民夫队伍,所以若明军此时派人去接触他们,八成民夫们会愿意来武昌参加明军。

这让王五想到了王恩泰兄弟说过的事情,当下派许德义带人去大治招揽公铉,许以

最新小说: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万历新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骁雄韩遂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