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都市言情 > 华娱时代1999 > 第173章 年度剧王,杨密进组!(求订阅!)

第173章 年度剧王,杨密进组!(求订阅!)(1 / 3)

《神探狄仁杰2》经过后期的删改剪辑。

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版本一共是四十集。

原版三个故事加在一起有五十多集。

林轩删减了不少废话和回忆,以及无聊的支线剧情。

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加紧凑,紧张感十足。

代价是观众还没看爽呢,剧情就戛然而止了。

最后一集大结局播出后,许多观众依然沉浸在故事中。

网络上讨论更是铺天盖地。

【一集不落的看完了,太精彩了,意犹未尽啊。】

【梁关华老师演得太棒了。看完这部剧,我再也接受不了瘦的狄仁杰了。】

【没错,这绝对是经典的荧屏形象。】

【我最喜欢李元芳,晚上做梦都是他。】

【那可是林轩哎,谁不喜欢啊。】

【这部剧打戏真是太帅了,比许多武侠剧拍的都好看。】

【我最喜欢李元芳跟闪灵的打戏。】

【我也是,闪灵如果不叛变,肯定能和元芳成为朋友。】

【这部剧元芳武功第一,闪灵应该是第二吧。】

【第二肯定是铁手团宗主啊,跟元芳不相上下,最后二打一才打赢的。】

【不一定吧,之前两人单挑的时候,宗主已经就被元芳刺伤了。】

【没错,云姑上去帮忙就是多余的,就像三英战吕布,刘备屁用没有。】

【闪灵跟元芳交手上百招不分胜负,跟宗主交手十几招就刺伤他了,所以还是闪灵厉害。】

【肯定是闪灵厉害啊,那個宗主都肥成什么样了。】

【哈哈哈,宗主是导演钱雁秋啊,他只要改个剧本直接变最强。】

【元芳和如燕的爱情真是太美好了,就是小清的出现太膈应人。】

【放屁,没有小清,李元芳早就被淹死了。】

【要是小清没死就好了,正好给元芳做妾,左拥右抱,太爽了。】

【我也这么认为!豹子头说过:我全都要!】

【大结局狄公辞官,元芳和如燕也离开了,不会没有第三部了吧?】

【怎么可能呢,这部剧现在这么火,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拍第三部。】

……

这部剧的大结局,狄仁杰自知功高盖主,并且知晓了皇帝不少秘密。

于是急流勇退,乞骸骨返回并州老家。

李元芳也一同辞去官职,带着怀孕的狄如燕保护狄公返乡。

按照钱雁秋的设想,等拍第三部的时候直接就从江州案开始。

等狄仁杰解决掉薛青麟的案子,几人就能重返朝堂了。

然而无论是观众还是央视,做梦都想不到这部剧就到此为止了。

至少林轩不会再参与第三部的拍摄,原因之前已经说过了。

在他看来,与其继续拍续集,狗尾续貂。

不如让它在最巅峰的时候落下帷幕。

原时空《神探狄仁杰》一共拍了五部,中间还经历过改名和换角。

前两部的口碑最好,评分最高,从第三部开始就一路下滑,最后两部许多人都没听过。

首播结束的第二天,这部剧的最终成绩出炉。

凭借扎实的剧本,出色的表演,精彩的武打,以及画面,道具,场景等各方面的加持。

《神探狄仁杰2》的全国平均收视率高达到16.1%。

击败《大宅门》的15.8%,暂居年度剧王的宝座。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央视收视冠军就是它了。

同时这部剧的平均收视份额,也突破了30%。

这里要说一下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区别。

收视率计算方法是,收看节目的电视/该地区有线电视总数的比例。

比如说,全国有3000万台电视可以收看央视电视剧频道。

《神探狄仁杰2》大结局的收视率为18.4%。

这就代表那晚全国有552万台电视收看了大结局。

这也是收视率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

现在是一家一台电视。

等过几年,尤其是家电下乡之后,家里每个房间都有电视。

分母变大,分子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变小,那收视率肯定变得特别低。

收视份额的计算方法是,同时段观看该剧的数量/同时段开启电视的数量。

《神探狄仁杰2》大结局的收视份额是36%。

代表当晚八点到十点这段时间,全国所有打开的电视里,有36%都在看这部剧。

这么说可能没什么概念,找个参考对象吧。

99年《还珠格格2》内地首播,平均收视份额55%,全国打开的电视里,有超过一半都在看。

《神探狄仁杰2》的成绩,相当于《还珠格格2》的一半多点。

然而时间过去两年,在整体收视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已经非常逆天了。

最终成绩出炉后,各大媒体开始疯狂宣传。

随便走到一处报刊亭,所有相关报纸都是关于这部剧的赞美和批评。

不管是夸的还是骂的,凡是想要把报纸杂志卖出去的

最新小说: 重生后嫁给三叔 金钱玩家 四合院之家和万事兴 画屏幽 皇帝成了我外室 七十年代真夫妻 全科医师 完美人生[重生] 大风水师 农家娇女赚钱忙